眼內炎是眼科最嚴重、也是最棘手的疾病之一,雖然發病率不高,但能迅速而嚴重地破壞眼組織、損害視功能,如不及時有效地控制炎癥,將會造成視力喪失和眼球萎縮、甚至眼球摘除的嚴重后果。如此可怕的眼病,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眼內炎是如何引起的?
眼內炎的致病因素很多,眼內手術后眼內炎占全部眼內炎的10%-20%,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類。
外源性:如果手術前的眼部相關炎癥疾病沒有控制好,比如急性結膜炎、嚴重倒睫、淚道堵塞、淚囊炎、佩戴隱形眼鏡等等,那么手術中很容易將病菌帶進眼內,哪怕小小的睫毛、異物都可引起術后的感染。臨床研究表明,眼瞼、睫毛根部和結膜囊內含有的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它們致病時間可長可短,當外傷或做過眼科手術的高危人群的免疫力低下時就很容易引起眼內的感染。
內源性:體表及體內的致病菌經血循環轉移至眼內,尤其要警惕真菌感染,常伴發熱、敗血癥史;患有糖尿病,長期使用激素和抗生素者,更容易引起此類眼內炎的發生。
對幾種眼內炎的認識
類型:
1、急性術后眼內炎:出現在術后2-7天,原則上所有眼內手術均可發生。白內障手術術后發生率0.057%~0.072% 。
2、術后延遲的眼內炎:我們把手術后六周以后出現的眼內炎稱為“遲發性手術后眼內炎”,此時剛剛停止抗炎癥藥,此時的發病取決于微量病原體的毒力和機體免疫屏障之間的平衡。這一時間的發病可見于小梁切除術后眼內炎、晶狀體過敏性眼內炎等。
典型癥狀:
1、突然覺得眼痛加劇,視力顯著減退;
2、上瞼水腫,前房積膿,瞳孔區紅光反射消失,視功能迅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