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老年人都曾有這樣的經歷:眼前有黑影飄動,時多時少,像飛來飛去的小蟲子,又像頭發絲在眼前晃動,揮之不去,十分惱人。通常,黑影會隨著眼珠的轉動而轉動,尤其在看一些亮色的背景時,更容易發現它的存在。醫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飛蚊癥”。
玻璃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始終會發生退化,無法阻止。小到4歲的孩子,大到40歲(當然年齡可能更大)的成人都可能出現玻璃體退化、液化的情況。
飛蚊癥的診斷,首先要進行基本的視力檢查,非常重要的是散瞳檢查。通常在小瞳下檢查飛蚊癥的效果不理想,一定要散瞳7~8mm左右,用檢查眼底的設備,如前置鏡、三面鏡、全視網膜鏡,查看是否存在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裂孔等問題。
如果是外傷引起的玻璃體出血,炎癥、糖尿病性
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引起的玻璃體積血,需要住院手術做治療,如進行玻璃體的切割術、填充。
如果飛蚊癥患者在散瞳檢查時發現視網膜病變,就要做激光,封閉視網膜的裂孔,防止發生更嚴重的并發癥。基本上一次激光治療可以處理,作為門診手術難度并不大。但激光治療并不能完全改善飛蚊的癥狀,激光封閉視網膜上的病變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否則一旦玻璃體從視網膜脫落,對視網膜造成牽拉和脫離,激光也無法解決問題,患者必須要入院做手術治療。患者需要在激光手術一個月后復診,檢查激光封閉的地方是否牢固、穩妥。如果患者日后飛蚊數量增多、眼前伴有閃光后,還可以再次就診治療。
生理性的飛蚊癥可以適當用藥,使用含碘的制劑、眼藥水可以起到減少、減緩玻璃體混濁的作用。但治療效果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對于藥物比較敏感則效果較好,飛蚊癥會有明顯改善;而用藥后癥狀沒有明顯變化,也不要過度焦慮,生理性飛蚊癥對視力影響有限。
此外,有部分患者感到不用藥也能飛蚊癥“自愈”,這是由于漂動的玻璃體混濁物漂離了視軸的方向,所以患者就看不到飛蚊了。
廈門眼科中心醫師強調,過去,飛蚊癥往往出現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現在,飛蚊癥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很多年輕白領,甚至學生,由于長期使用電腦造成視疲勞或近視度數逐年升高,也加入了飛蚊癥患者的“大軍”。想要遠離飛蚊癥困擾,應注意用眼衛生,定期接受眼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