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困擾,總是感覺眼前有像蚊子一樣的東西飛來飛去,影響了日常生活。
這個“會飛的蚊子”到底是什么呢?
飛蚊癥現象在臨床中很常見,它是指眼前有隨眼球轉動的小黑影,其形狀有圓形、橢圓形、點狀和線狀等,很像蚊子,因此形象地被稱為“飛蚊癥”。當注視白色或者明亮的背景時,更容易發現“飛蚊”的存在。
許多患者都有關于飛蚊癥的困惑:這到底是不是一種病?該怎么去治療呢?
要想真正了解飛蚊癥,必須先來了解下眼球中的一個特殊結構——玻璃體。玻璃體并不是玻璃,其主要成分是水,約占99%。它是人眼中類似于玻璃一樣的無色、透明膠質體,位于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充滿于整個玻璃體腔,具有透光、使眼球成形、穩定眼內組織等作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生理性退化導致的飛蚊癥不屬于疾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就像人會出現白頭發一樣,玻璃體也會出現“老化”,即玻璃體發生液化和變性等,可導致玻璃體腔出現混濁物,我們稱之為玻璃體混濁。當這些混濁物被外界光線投影到視網膜上,人們就能感覺眼前出現了飄浮的黑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飛蚊癥”。
研究表明,21~40歲之間有5%的人玻璃體發生液化,40~60歲之間達到40%,60歲則增加到80%。具有高度近視的人,較沒有近視眼的人,更早、更高比例發生玻璃體液化,出現“飛蚊”現象更為常見。所以,大部分這種飛蚊癥,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是一種疾病。
既然生理性退化導致的飛蚊癥不屬于疾病,也就沒有必要進行特殊的治療。而且這些“飛蚊”并不一直存在或永久不變,當玻璃體混濁物被投射到沒有視網膜結構的視盤上或者不在視網膜上產生清晰的影像時,它們可以完全消失或變得模糊不清。所以,如果眼前出現這一類“飛蚊”,不要過于緊張,采取“和平相處”的原則,這些“飛蚊”大多數都能慢慢適應,而不至于影響工作和生活。
如果眼前突然出現大量“飛蚊”或短期內“飛蚊”日益加重,一定要引起重視!
但是,我們是不是能對所有的“飛蚊”都如“過眼云煙”呢?當然不是!引起“飛蚊”的根本原因是玻璃體出現了混濁物,而混濁物的產生還有很多病理性的可能,如視網膜裂孔、玻璃體炎癥、玻璃體出血等。
如果眼前突然出現大量“飛蚊”或短期內“飛蚊”日益加重,同時伴有明顯的閃光感或視野缺損,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盡量散瞳并請醫生詳細檢查眼底,排除視網膜裂孔等其他病理性因素。如果確實發生了視網膜裂孔,就應該進行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以封閉裂孔,減少發生視網膜脫離的機率。
同時,一次檢查結果正常并不代表以后都沒有問題,一旦出現閃光感、“飛蚊”突然增多等現象,就需要再去醫院接受檢查。
溫馨提示:在發生飛蚊癥的初期,尤其伴有閃光感的情況,建議不要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加速玻璃體后脫離,進而可能導致視網膜撕裂、視網膜脫離等疾病,產生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