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黃斑變性高發于55歲以上的人群中,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影響黃斑的疾病,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的眼睛視網膜正中心有一個區域,稱為黃斑。眼科醫生把它比作“眼底的心臟”,是視力較為敏銳的地方。簡單來說,黃斑負責人們的光覺、色覺、形覺,幫助人們看清一切亮的事物、識別事物的立體感、辨別各種事物的顏色。然而,當黃斑區出現異常,或隨年齡增加發生退行性變化時,就是“黃斑病變”,人的視力就會下降、變形或者扭曲,比如看著電線桿變成斜的,門框變成歪的,看近處的東西模糊成一片,嚴重的甚至可以致盲。
黃斑變性有什么樣的表現?
臨床上黃斑變性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干性的,它是由于黃斑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一種老化,視力下降比較緩慢;另一類是濕性的,主要是由于黃斑區長了不正常的血管,導致黃斑區出血、水腫,視力迅速下降,除萎縮型表現外,可見滲出、出血,水腫。
黃斑變性如何早發現早預防?
要想盡早發現黃斑病變,要做到發現、早治療。日常生活中有一個簡易的方法:用手遮住一只眼睛,只用另外一只眼睛看,應注意看一些直線、方格狀的東西,比如房頂、門框、窗框等邊緣是直線條的物體,如果眼中線條彎曲變形或視物變色,必須馬上就醫,同時生活中還應該做到:
1.均衡飲食,減少攝入動物脂肪、高脂肪及高膽固醇,多吃含維生素C、維生素E及礦物類食物、深海魚等,適當補充葉黃素。
2.鍛煉身體,特別是戒煙,因為吸煙和黃斑變性的發病有明確的相關性。
3.注意光防護,避免在強光下長期暴曬,出門時佩戴適當的太陽鏡。
4.定期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