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生尤其是眼底病專業的醫生,經常會遇到一些憂心忡忡的患者,進診室后說的話就是:“醫生,我長黃斑了!”這些患者有的是做體檢的時醫生告知或是看到報告上寫了“黃斑”兩個字,有些則是在其它醫院就診后懷疑是黃斑,有問題轉診而來,但是患者往往因描述不清,誤把“黃斑”當成像“白內障”、“青光眼”一樣的病名,不明覺厲,感覺自己離失明似乎只有一步之遙。那么,這種“黃斑”究竟是什么?眼睛長了“黃斑”真的有那么可怕嗎?今天,讓我們來講講讓患者談虎色變的“黃斑”!

圖片來源:圖蟲網
黃斑到底是什么?
其實,每只正常的眼睛都會長黃斑,就像每個人都會長眼睛一樣,黃斑是眼底的一個區域,位于視網膜中心,由于富含葉黃素,所以比周圍視網膜顏色黃一些,就被命名為“黃斑”。這個區域集中大量視細胞,能夠識別形狀、大小、顏色、立體感、距離等大多數光學信號,是決定視功能的重要部位。黃斑區中央的凹陷稱為中心凹,是視力敏銳的地方,我們平時常做的視力檢查,主要就是查黃斑區的視覺功能,人們常把它比作“眼底的心臟 ”。
這個長黃斑沒問題,麻煩的是黃斑發生病變!
黃斑是如此重要,但也如此脆弱,遺傳因素、高齡、環境因素、不均衡飲食(如缺乏胡蘿卜素)、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心血管疾病、肥胖病等)、吸煙、飲酒、長期陽光直射等,都會使黃斑受損或發生病變。一旦黃斑區出現病變,就會出現視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視物變形、變小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所以大家尤其是黃斑病變高危人群平時應該養成使用Amsler表自查的習慣,一旦出現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癥狀,應及時到眼科專科醫院就診,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
這常見的黃斑病變有哪些?
常見的黃斑病變有: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近視性黃斑變性、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
視網膜病變、黃斑水腫(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等引起)、黃斑前膜、黃斑裂孔、玻璃體黃斑牽拉綜合征等。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以爭取大限度保護視功能。
這其中常見的疾病就是老年性黃斑變性,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我國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也日益增多。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
干性是指黃斑區出現黃白色斑點或色素紊亂,對視力影響不大,有時多年無變化。
濕性黃斑變性則是黃斑區出現活躍的異常血管,從而引起一系列滲出、出血、瘢痕改變,容易引起嚴重的視力下降、視物變形或中央暗點,往往進展迅速。
目前對于干性黃斑變性尚無有意義的治療,但仍須定期進行視力、眼底及其他相關檢查,同時自己隨時注意視力、眼前有無固定的黑影及有無視物變形等異常。
濕性黃斑變性,因對視力損傷較大,需積極進行相關治療,防止疾病發展;目前的主要治療方法有: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光動力學療法、紅外光經瞳孔溫熱療法等治療方案。
這個黃斑如此重要,日常該如何保護它?
1. 飲食:多吃蔬菜、水果
因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如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葉黃素等。多吃魚類,因為魚類含有很多不飽和酸,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
2. 生活習慣:戒煙、鍛煉、控制血壓和體重
有研究表明吸煙和老年黃斑變性的發生有明確的相關性。此外,要積極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少吃過于油膩的食品,加強鍛煉,控制體重,有助于預防老年黃斑變性或減緩其發展。
3. 防曬:盡量不要裸眼直視強光
紫外線穿過晶狀體后,會直接照射到黃斑,與感光細胞發生光化學反應,對黃斑造成傷害。因此,紫外線是看不見的眼部殺手,我們不能夸大它的影響,但更不能忽視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