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是啥?在哪?有啥用?又是咋變性的呢?”
“為啥老年性黃斑變性會視力下降呢?”
黃斑不變性的時候啥樣?變性了又是啥樣?
這就帶你走進心靈的窗戶--眼睛,揭開黃斑的神秘面紗!
人的眼睛近似于球形,位于眼眶內,常被稱為眼球。
眼球由眼球壁、晶狀體、玻璃體,以及神經、血管等組成。
眼球壁分三層,里面那層就是視網膜。
視網膜是一層柔軟的膜。
外界的光線進入眼睛后,穿過玻璃體,落在視網膜上。
視網膜把光信號轉變成圖像信息,再以電信號的形式,通過視神經傳遞給大腦。
大腦接收到電信號后,通過分析、處理,形成視覺,于是你就能看到帥帥的深讀君啦。
問題來了,這視網膜為啥能感光并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呢?全靠視細胞。
視細胞中有一種叫膜盤的東東,含有感光物質,能接收到光線。同時將光信號轉化成電信號。
膜盤卻是個消耗品,工作一段時間反應速度就不給力了,逐漸老化、脫落。
一個視細胞生來就帶著好多個備份膜盤,一個膜盤報廢了,新的膜盤接著干。
衰老脫落的膜盤,會被一個叫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家伙吞噬、消化。
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有點像是視細胞的后勤部隊,一邊給視細胞們提供營養,一邊幫助視細胞吞噬那些換下來的報廢膜盤。
報廢膜盤被吞噬掉了,位置也就空出來了,新膜盤剛好頂上,感光和處理信號一點沒耽誤。

圖片來源:圖蟲網
啥是黃斑?
話說視細胞才是能感受光線和處理信號的技術工,那人家也是有分工的。
長得像錐子的,叫視錐細胞;長得像桿子的,叫視桿細胞。
視錐細胞的強項是感受強光和顏色。
藍藍的天、白白的云、綠油油的草、紅彤彤的花,就靠視錐細胞啦。
視桿細胞的強項是感受弱光刺激。
我們能看見月光下的山巒、小橋、流水、人家,就靠視桿細胞啦。
你以為,這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是均勻分布在視網膜上嗎?
并不是!
在偌大的視網膜上,對著瞳孔的地方有一個直徑約為1.5mm的小坑(中心凹)。
絕大多數的視細胞都聚集在這里,中心以視錐細胞為主,而外圍以視桿細胞居多。
這個小坑富含葉黃素,在眼底鏡下呈現一小片比較暗的區域,因此得名黃斑。
小小黃斑,卻負責了幾乎整個視網膜感受光線和信號處理的工作。
如果這個黃斑不給力了,輕則視力減退,重則失明,啥也看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