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裂孔是黃斑區視網膜神經上皮的缺損, 為各種原因造成黃斑區視網膜內界膜至感光細胞層發生組織缺損,形成裂孔。 1869 年 Knapp 提出 “黃斑裂孔” 概念并加以描述, 該病以不明原因的特發性黃斑裂孔較為常見,雙眼患病者占6%-28%,中老年女性多見。黃斑裂孔起病隱匿,患者視力好壞取決于視網膜組織損傷和缺損的程度。患者可能會自覺不同程度的視物變形和視力減退。
黃斑裂孔可能與各種眼病相關,但是大多數發病類型為特發性。目前根據病因可以分為四類
(1)特發性黃斑裂孔:指未發現明顯可查的病因,排除眼底本身病變而出現的黃斑裂孔。常發生于老年人,80%單眼發病。近年來,發現部分特發性黃斑裂孔有自發性愈合的傾向。1988年Gass提出了黃斑區視網膜表面切線方向的牽拉是特發性黃斑裂孔形成的主要原因, 為采用玻璃體手術治療黃斑裂孔提供了理論基礎。
(2)外傷性黃斑裂孔
(3)高度近視黃斑裂孔
(4)繼發性黃斑裂孔:有明確的眼內病變,如眼內炎癥、 血管阻塞性疾病、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和色素膜炎等可引起黃斑囊樣水腫進而并發黃斑裂孔。
廈門眼科中心專家強調,一旦得了黃斑裂孔,隨著疾病的進展,視力將明顯減退,眼前中央黑影,視物變形,比如觀察門框或窗戶等直線物體時線條扭曲、甚至部分缺失,伴有色覺減退。如有上述癥狀時,就要及時就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