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道阻塞是一種常發生在淚點,淚小管,淚囊與鼻淚管交界處以及鼻淚管下口,以溢淚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1)探通置管:可采用重復探通并逐步增大探針以擴大鼻淚管的方法,對少數輕度的或纖維蛋白粘連阻塞有效,已有固定瘢痕則很難奏效。探通切忌暴力,損傷鼻淚管粘膜會造成假道,為細菌感染擴散開辟途徑。探通后不要沖洗,特別不能加壓沖洗,以免沖洗液外滲,引起淚道周圍組織炎癥。還要避免損傷淚點和淚小管。瘢痕形成會使淚小管阻塞,更增加治療難度。因此,2-3次擴探不成功時,再多次操作則有害無益。探通后置線如絲線、腸線、聚乙烯或硅膠管等,留置3-6個月使形成通道。
(2) 阻塞切開:有多種切開的方法:特制刀切開,電凝或電解,從上路或鼻內逆行切開阻塞等,效果均不滿意。
(3) 鼻淚管義管手術:探通擴大鼻淚管后置入一內徑1.5-3mm義管。
(4) 淚囊鼻腔吻合術:淚囊以下阻塞的理想方式是淚囊鼻腔吻合術。
(5)激光淚道成形術:今年激光技術發展很快,利用Nd:YAG近紅外光,由于它氣化組織時對鄰近組織損傷極小,術后瘢痕形成少。用激光擊開淚小管、淚總管或鼻淚管的狹窄阻塞處,聯合藥物灌注,這種手術方法可恢復淚道的生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