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知識
2023-02-14
弱視是怎么形成的?【文章導讀】一般孩子的視力在出生的頭3年變化發展得最快,而兒童的視力一般7歲左右開始穩定。所以在這個時間短孩子容易出現眼睛疾病。即使在這個時間段之后,由于用眼不當,或者使由于其
一般孩子的視力在出生的頭3年變化發展得最快,而兒童的視力一般7歲左右開始穩定。所以在這個時間短孩子容易出現眼睛疾病。即使在這個時間段之后,由于用眼不當,或者使由于其他疾病,也容易導致孩子患上眼睛疾病,眼睛最每個人來說,是對外部世界認知的非常重要的媒介,所以眼睛的健康對孩子以后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認識常見的小孩眼睛疾病,有助于預防或者及早治療眼睛疾病,讓孩子有一雙健康的眼睛。那么常見的兒童眼病有哪些呢?
1、近視
近視就是近距離東西看的清楚,而遠距離看東西則非常模糊。專家認為近視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近視,則孩子有40%的可能得近視,而父母雙方皆為近視的話,孩子得近視的可能性上升到了60%。
2、斜視
由于兩眼不能同時集中在一個物體上,以至造成在大腦中出現兩個圖像,常易出現繼發性的弱視。斜視 在3歲以前進行矯治,否則到了5~6歲,孩子還可能出現多種情況的眼疾。
3、弱視
弱視多見于2~7歲的幼兒,是一種從表面看不出來的眼病。所謂弱視,是指無器質性病變,無眼部結構缺損,遠視力不能矯正到0.8及以上者:或者有器質性病變及屈光異常,但有與其病變不相適應的視力下降,而且不能矯正者,都叫做弱視。弱視是一種發育性疾病,在要幼兒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導致視力發育的正常過程受到阻礙,使視力不能達到該年齡孩子的平均水平。
4、散光
眼睛表面各方向的屈光度不同,可造成散光,看物模糊。盡管兩個物體離眼睛的距離相等,但在散光患兒眼里,仍是一個清楚,一個不清楚。散光可能在出生后就出現,但仍可隨著年齡增長而得到改善。
5、遠視
一般隨著孩子眼睛的發育,這類癥狀一般會在孩子10歲之后漸漸消失。如有必要,可去眼科檢查一下,了解造成遠視的原因及問題嚴重的程度,但是如果是嚴重的遠視,戴上醫生指定配制的眼鏡可矯正。如果還在在遠視的同時還伴有其他癥狀,那么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看看。
6、眼外傷
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差。一般比較容易遭受外傷。這一方面是由于兒童好奇心和模仿性強。對各種危險物品缺乏防范,而更主要的是有些家長粗心大意,隨便擺放容易使兒童致傷眼睛的物品,導致小孩在玩耍時被潛在危險性物體損傷眼睛。日常家庭用品里也有很多危險物品呢!例如剪刀、筆、針等銳器,還有春節期間燃放的煙花、爆竹和其他易燃易爆品。都容易對孩子的眼睛造成威脅。
7、紅眼病
急性結膜炎俗稱 “紅眼病”,由細菌感染所致,發病速度比較快,有時幾小時到一天就會有明顯癥狀。得了紅眼病的小朋友會感覺眼部刺癢,分泌物會增多,眼睛紅腫、結膜充血,造成流淚、怕光、發生結膜水腫或結膜下出血。通常由一只患病眼睛傳染給另外一只眼睛。在幼兒園、小學、游樂場所等,孩子共用玩具、文具、共喝水杯等,會大大增大被傳染的可能。
8、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近年來發病量有明顯增長,兒科醫院眼科門診量顯示,感染性結膜炎大約占結膜炎患者4成,過敏性結膜炎上升到6成,這和過敏體質的孩子的增多、城市衛生情況良好有一定關系。患病孩子會有眼紅、眼癢的癥狀,孩子拼命揉眼睛,揉得厲害了會眼部充血,結膜水腫,有時腫得像水泡一樣,家長看了會覺得很害怕,立刻帶孩子到醫院治療,但到了醫院又會消退。另外還有白色黏液分泌物,不是很多也不會太稠。
9、睫毛倒生
小朋友總是流眼淚可能并不代表他不開心,老是低著頭也不見得他害羞,這些情況也可能是孩子的睫毛倒著生所引起的。倒睫毛在嬰幼兒里居多,即睫毛向眼球生長以致刺激到眼球并受傷。一些嬰兒是先天性的眼瞼內翻,因此會常常眨眼流淚,甚至眼睛發紅,胖孩子患這種疾病的較多。后天性原因中,常見的是由沙眼引起,眼睛發炎、灼傷、外傷等也會導致眼瞼結巴,形成倒睫。
10、先天性鼻淚管阻塞
臨床上很常見的一種嬰幼兒眼病,其癥狀是寶寶不停地流淚,眼部分泌物增多。這種病很早就會發現,通常是新生兒或小嬰兒,比如出生1-2天后家長就會發現從單眼到雙眼持續性有以上癥狀。目前,該病的發病率大約為6-8%。
以上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極容易患上的眼睛疾病,雖然這些疾病不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卻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便。0~6歲是寶寶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眼部的發育,對寶寶一生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注意孩子的日常行為,越是早發現問題,越早治療,效果就越好。
掃描二維碼關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微信
掃描二維碼入群獲取更多眼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