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廈門眼科中心成功承【文章導讀】早報訊(記者顏劍虹)漳州22歲的小伙子小李對自己的視力很是困惑,因為在明亮的地方,他眼前的事物很模糊,到暗處看東西時,他反倒覺得清晰許多。原來,他患上了特殊的白內障
早報訊(記者顏劍虹)漳州22歲的小伙子小李對自己的視力很是困惑,因為在明亮的地方,他眼前的事物很模糊,到暗處看東西時,他反倒覺得清晰許多。原來,他患上了特殊的白內障。眼科醫生在他眼中植入了一塊特殊的人工晶體,小李終于恢復了正常視力。
昨日,記者見到了小李。經過治療,他雙眼視力已經上升到了0.8,如今走在陽光下,他已能輕松自如地看清各種東西。
小李說,自己視力從小就不好,十幾歲時,雙眼就分別有1000度和300度的近視,屈光參差非常厲害。近幾年來,一種奇怪的感覺讓他越來越疑惑:一旦走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眼睛就像是被蒙住了一樣,看不清楚。如果進入室內或者站在暗的地方,視覺好像又會好一些,變得清晰許多。 小李是一名車床工,做這種精細的技術活,如果眼神不好,很容易造成加工品的報廢,“車床上的照明燈一亮,我就‘抓瞎’了,很影響工作”。
小李到幾家醫院進行了檢查,都不能得到一個確切的診斷結果。廈門眼科中心的專家了解了小李的情況后,為他點了眼藥水,散開瞳孔來檢查,這才發現問題出在晶狀體上。
原來,小李患有先天性白內障中的后極白內障。醫生說,小李的晶體幾乎完全透明,但在晶狀體后囊下部位,有一塊卻像鍋巴一樣混濁,正好處于眼屈光系統的結點附近,對視力有一定影響。“就像窗戶的正中有個障礙物,光線強時,瞳孔呈生理性縮小,窗戶雖露出中間一條縫,仍被障礙物擋著,看不清外面有什么東西。光線暗時,瞳孔擴張,窗戶開大了,患者就可以通過障礙物旁邊的縫隙看見外面的風景。”
為了將這個“障礙物”挪走,醫生決定用人工晶體來代替小李已經混濁的晶狀體。人工晶體擁有框架眼鏡般的度數,在治療白內障的同時還可消除患者的屈光不正,但小李左眼近視1000度,普通的人工晶體度數不夠,無法矯正,必須使用特殊的人工晶體。
前幾天,醫生為小李實施了手術,在他左眼里植入特殊的多焦點人工晶體,經過一個星期的術后跟蹤觀察確定,小李的視力恢復非常好,現無需戴眼鏡便能看清外界的東西了。 (東南早報 2007-7-4)
掃描二維碼關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微信
掃描二維碼入群獲取更多眼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