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受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委托,由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辦、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承辦的“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篩查和轉診相關研究”福建省啟動會在廈門眼科中心順利召開。該研究項目旨在貫徹國家衛健委推進眼底病早篩早診的戰略規劃,探索建立福建省眼底病標準化篩查與轉診合作網絡,推動眼底病預防管理納入公共衛生項目,助力“十五五”眼健康規劃的制定。
△“全國主要致盲性眼底病篩查和轉診相關研究”福建省啟動會成功舉辦
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萍,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黎曉新,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許迅,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業務院長吳國基等領導、專家,以及福建省主要參與單位代表出席會議。
深度聯動 共建眼底病篩查新體系
啟動會上,項目省級牽頭人、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黎曉新代表致辭。黎院長表示,作為國家三甲專科醫院,多年來,醫院不僅進行“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學篩查”,在十四五期間還積極聚焦兒童近視防控研究,并與騰訊合作開發糖網篩查系統,廣泛開展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等眼底病的預防、篩查及診斷工作,多舉措助力推動眼病預防關口前移。今年,醫院也持續借助AI完善眼底病常見慢病的診斷,落實“眼底一張照、眼病全知道”防控工作。
△項目省級牽頭人、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黎曉新致辭
同時,黎院長指出,此次項目是進一步深化國家十四五眼健康規劃和開啟十五五眼健康規劃的重要步驟,旨在逐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眼底疾病的篩查和轉診能力,促進眼底病的早篩早診。作為國家級項目遴選的14個省級牽頭單位之一,醫院必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整合優質醫療資源,構建高效優質的篩查策略,探索出一套有特色的眼底病防控模式,為降低眼底疾病的致盲率作出積極有效的貢獻。
廈門市衛健委副主任王萍高度評價此次研究項目的啟動。她指出,該項目的開展緊扣“篩查轉診標準化流程”這一關鍵環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成為項目的福建省牽頭單位,既是對醫院在眼底病診療技術水平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是對我市衛生健康工作的激勵和鞭策。市衛健委將強化資源統籌,大力支持項目按時序推進,期許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攜手各協作單位,立足“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務實推動項目實施,全力構建科學、規范、高效的眼底病防控體系。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許迅詳細介紹了項目背景。他表示,項目計劃在“十五五”期間超額完成千萬眼底病患者篩查,通過基層篩查、轉診模式優化與衛生經濟學評估,逐步建立起一個完善的遠程會診與AI眼底照相及OCT相結合的“云診斷”模式,推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服務模式落地,并進一步探索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眼底病管理模式,努力將致盲性眼底病早篩早診標準化服務納入國家政策。
全省協作網絡正式啟動 共探實施路徑
會上,福建省省級協作網絡正式啟動。許迅教授為黎曉新教授頒發項目省級牽頭人聘書,并共同為來自廈門、漳州、寧德等地的福建省項目合作單位代表頒發了聘書。
隨后,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李姝博士系統解讀了項目執行方案,涵蓋了基線調研方法、篩查轉診標準及規范化管理等流程的細節管理。項目運行辦公室牟波博士詳細介紹了隨訪機制與培訓認證體系,并強調項目將搭建“眼底篩查、醫生閱片、轉診跟進”等系統平臺,多維支持項目順利運行。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業務院長吳國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謝書濃主任、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黃翠婷主任、廈門新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李錦惠主任、廈門石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邱藝云主任、東鋪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戴麗彬主任、寧德市蕉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李秀輝主任結合過往經驗及各地實際,就項目的具體落地執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形成多項可行性建議。代表們對于項目的啟動給予了大力的肯定,并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基層機構的人員及技術支持,通過擴大科普宣傳、強化培訓指導、暢通轉診渠道等方式,切實提升基層機構眼科服務能力,確保項目穩步推進。
本次啟動會的順利召開,不僅標志著這一國家級研究項目在福建省的正式落地,更象征著福建省眼底病防治工作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在項目實施階段,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將切實發揮牽頭單位的作用,聯合全省協作單位,充分整合資源,構建標準化服務流程,提升基層篩查覆蓋率和診療精準度,共同建立眼底病“防-篩-診-治”一體化服務體系,為降低眼底病致盲率貢獻“福建力量”,助力全國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