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還未到,國內外就將目光聚集到了廈門。
在迎來20周年之際,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于4月1-2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了“第三屆華廈眼科國際論壇暨第六屆國際葡萄膜炎研討會”。
華廈眼科國際論壇吸引了1600多國內外眼科同行參會
論壇主席由黎曉新、趙堪興、葛堅、楊培增共同擔任。大會邀請美國眼底病權威Karl G.Csaky和Philip Rosenfeld以及14名外籍葡萄膜炎專家,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主委姚克,候任主委孫興懷,副主委許迅、劉奕志、瞿佳,以及包括劉祖國、趙培泉、陳有信、趙明威、王雨生、湯欣、畢宏生、葉劍、王志軍、劉平、夏曉波等十多位眼科學會常委,以及近百名國內外知名眼科專家到場授課,1600多名眼科同仁參與論道。他們為祝賀廈門眼科中心20周年而來,同時也帶來了國內外前沿的眼科技術與資訊。
華廈國際論壇主席由黎曉新、趙堪興、葛堅、楊培增共同擔任
廈門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張健、原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洪永世、廈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毅恭、廈門市衛計委主任姚冠華等領導出席論壇。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教授表示,感謝華廈
眼科醫院集團的精心準備和辛勤付出,為國內外同行搭建了這么好的交流平臺,同時代表中華眼科學會對廈門眼科中心的20周年慶表示祝賀。廈門眼科中心的成長發展史已經成為了中國眼科界的模范案例,形成獨特的華廈模式,激勵著整個眼科同行。期待著廈門眼科中心為中國眼科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為全球防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主委姚克在華廈眼科國際論壇上致辭
廈門市衛計委主任姚冠華表示,華廈眼科國際論壇的舉辦,為全體眼科同仁們搭建了一個學習與交流的廣闊平臺,探討的課題也代表了當前國際眼科領域的高水準。他說:“這是廈門市衛生系統的一大盛事,也是全國眼科界的一大盛事。”
廈門市衛計委主任姚冠華致辭
華廈眼科國際論壇上還舉行了“廈門眼科中心20周年院慶大型義診啟動儀式”、“廈門眼科中心轉化醫學研究所揭牌儀式”以及 “華廈轉化醫學青年基金”頒發儀式。
為表彰廈門眼科中心在公益方面的突出貢獻,中國健康扶貧工程組委會、北京健康扶貧基金會為廈門眼科中心頒發了“慈善愛心單位”榮譽稱號。
廈門眼科20周年
醫教研全面走向國際化
廈門眼科中心成立于1997年,風雨兼程,傳承光明夢想,創新發展之道,至今已經20周年。
20年來,廈門眼科中心從一家區屬二級醫院,發展成為國家三甲醫院和臨床重點???,并設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從一家醫院發展成為擁有50余家醫院的眼科醫院集團。現在,廈門眼科中心還將在國外開辦合作醫院,目前正和意大利和美國的醫院談合作。
到現在中心已成為國內眼科疑難雜癥診治中心。而且就診患者中有5%是來自國外的患者。
廈門眼科中心發展至今擁有員工近千人,其中中高級職稱百余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十幾人,并特聘國內外著名眼科專家十幾人組成專家顧問組。
廈門眼科中心堅持“以學術為指導、以技術為支撐、以患者為中心”,從規模發展到內涵建設,逐漸走出一條“醫教研”三位一體塑造品牌、贏得口碑的醫院發展新路徑。開設白內障、視光、青光眼、眼底病、斜視與小兒眼科、眼表與角膜病、眼整形、眼外傷八大???,從單純的醫療發展為目前國內醫、教、研發展均衡的眼科中心之一。
廈門眼科中心20年如一日廣納醫療人才,如今大咖云集。如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黎曉新教授、趙堪興教授,工程院院士謝立信(來院指導并成立院士工作站),青光眼名家葛堅教授,長江學者、廈門大學醫學院院長劉祖國等等,醫院十多名專家受聘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博導。
廈門眼科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將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當作醫院發展的生命線,夯實百年名院的基石。
廈門眼科中心醫生合影
20年積淀
用實力舉辦1600多人規模國際論壇
廈門眼科中心自成立以來,就每年舉辦幾十場的學術論壇,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同行前來學習切磋。
近幾年來,其學術及科技影響力不斷提升。2014-2016年,中心連續榮膺中國醫學科學院和《醫學科學報》共同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眼科學領域前十或學術影響力前十??蒲袑嵙π酆?,共有153項科研獲獎,發表文章620余篇,其中發表SCI文章121篇。
2015年7月華廈眼科論壇吸引了來自國內外500多名著名眼科專家參會,共同探討眼科領域的前沿理論與技術。 2016年8月,第二屆華廈循證論壇開幕,與會眼科專家達到1200多名。今年4月1日舉辦的第三屆華廈論壇,與會專家達到1600多名。
此屆論壇由黎曉新、趙堪興、葛堅、楊培增擔任主席,而且還邀請了美國眼底病權威Karl G.Csaky(美國Duke大學眼科教授)和Philip Rosenfeld(美國巴斯康姆帕默眼科中心教授)。因此此次論壇云集的知名眼科專家數量是較多的一次。
美國眼底病權威Karl G.Csaky和Philip Rosenfeld出席華廈國際論壇
陣容豪華
國內眼科界名家齊聚盛會
現場大咖云集
黎曉新、趙堪興、姚克,他們都是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而孫興懷則是候任主任委員。
10多年里,他們帶領中國眼科醫師學術水平不斷的提高,并推動中國眼科界的國際化進程。他們和中國眼科界的同仁見證了中國眼科事業在10多年間的飛速發展,并在國際上樹立了中國眼科的聲譽和實力。此次論壇,他們的到來,也見證了廈門眼科中心20年來的飛速發展。
技術同步國際
與國內外專家同臺競技
國外專家同臺競技
經過20年的發展,廈門眼科中心多項醫療技術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開展各類新的眼科技術走在行業前列,并和國際同步。
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先后從美國、德國、瑞士、日本等地,率先購置國際先進的現代化眼科設備。如德國蔡司全飛秒激光系統,阿瑪仕準分子激光手術系統, 愛爾康LenSx白內障飛秒超乳機,IFS第五代IntraLase飛秒激光機,美國Avedro 快速角膜加固儀,OPT強脈沖光瞼板腺治療儀,OPD 視覺質量分析儀,全景生物測量儀等等。
開創多種新技術和手術方式,如ccl-smile全飛秒近視手術、新生兒數字化廣域眼底成像系統檢查及兒童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 27G超微創玻切技術治療飛蚊癥、黃斑裂孔、黃斑前膜、黃斑劈裂、玻璃體出血 ,四通道多方位非接觸鏡下雙手剝膜治療各種復雜性玻璃體
視網膜病變,三焦點、 區域折射、 無極變焦等人工晶體植入術,飛秒激光輔助角膜移植 、眼表重建手術及相關的成分角膜移植手術,麻痹性斜視眼外肌鞘內注藥術、 睫狀血管保留術在常規手術和復雜性手術中的應用,青光眼真空負壓小梁消融術,眼整形手術中鼻內窺鏡的應用等等。
4月1日至2日,主辦方派出了50多名授課名家,而同臺論道的國內外的眼科名家有:美國眼底病權威Karl G.Csaky和Philip Rosenfeld,還有來自英國、德國、荷蘭、新加坡等國的專家以及國內的姚克教授、孫興懷教授、劉奕志教授、許迅教授、瞿佳教授、范先群教授、池慧教授等。
投入5000萬成立研究所
創辦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平臺
廈門眼科研究所揭牌
論壇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廈門眼科中心轉換醫學研究所”揭牌儀式。
據悉,華廈眼科醫院集團斥巨資在五緣灣新院區建設規模超過3000平方的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眼科研究所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轉換醫學研究所。
研究所由我國眼底病名家、博士生導師、廈門眼科中心院長黎曉新教授領銜,引進國內的眼科、病理、遺傳學專家,創新研究模式,重點關注國內亟需解決的科學研究問題,開放研究平臺,聘任兼職導師指導研究工作,將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工作有機結合,召募碩、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員,在平臺上根據科學研究方向進行攻關的同時提升科學研究能力。
研究所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及廈門眼科中心的科研學術發展,形成以轉化型醫學為主導的視覺科學研究和以疑難眼病診治為中心的臨床研究基地。通過3-5年建設,逐漸發展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創新平臺和人才培養基地。
支持國內眼科界
設立5000萬眼科“青年基金”
“華廈轉化醫學青年基金”頒發儀式
為響應國家“推動醫療向精準化醫療和個性化醫療發展”的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近日,國內首個面向眼科界的“轉化醫學青年基金”在廈門成立,總金額為5000萬元。
當天的論壇上,黎曉新、葛堅、趙堪興三位泰斗為獲選青年基金的人才頒發了證書。本批共為8人頒發了210萬基金。
據了解,該青年基金由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出資設立,主要用于支持國內眼科界轉化醫學研究和相關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高端眼科醫療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推動中國眼健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節省院慶費用辦惠民活動
啟動20周年院慶大型義診
廈門眼科中心20周年院慶大型義診啟動
在論壇當天,與會領導共同見證“廈門眼科中心20周年院慶大型義診啟動儀式”。
廈門眼科中心今年是20周年,但蘇慶燦董事長決定不辦盛大的慶典儀式,將省下的費用用來辦論壇、開展義診及舉辦一系列的惠民活動。
針對同行,全年舉辦華廈國際論壇、白內障與角膜病高峰論壇、海西角膜病高峰論壇、白內障角膜病高峰論壇等10多場論壇。
回饋患者,廈門眼科中心將舉行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講座及分享會,1萬個專家號免費預約等活動。
回饋社會,在省內開展進軍營、學校、社區的1000多場義診活動。專門組建醫學博士義診團,進入廈門、泉州、漳州等地為市民進行眼部健康的檢查及科普眼保護常識。
另外,集團所屬的全國50多家醫院同時舉辦義診、講座等公益活動。
20年來,廈門眼科光明行醫療隊像新時代的長征者,翻雪山、上高原、闖戈壁、進山村,公益足跡抵達西藏察隅、寧夏彭陽等偏遠地區。同時,廈門眼科慈善公益的步伐8次走出國門,前往斯里蘭卡、尼泊爾、緬甸、柬埔寨等國進行跨國醫療援助,享譽海內外。迄今為止已經投入了1億6千多萬元用于各類公益慈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