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眼睛很模糊,看東西不清楚,以為只是年紀大了的關系,從來沒想過是陪伴10多年的糖尿病危害到了眼睛。”4月10日上午,李阿姨參加了廈門眼科中心在集美區后溪鎮衛生院開展的“糖友關愛日”活動,通過一臺智能眼底照相機檢查了自己的眼底,才知道自己的眼睛問題竟然是糖尿病引起的。
為推進糖尿病眼病防治關口前移,讓更多糖尿病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到專業、便捷的眼健康檢查及終身管理服務,廈門眼科中心攜手基層社區醫院、各街道以及社區等定期開展“糖友關愛進社區”主題活動?;顒蝇F場除了有糖尿病眼病科普知識講座外,醫護人員還為居民們進行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眼底AI拍照及報告解讀等服務,以實際行動提升大家愛眼、護眼意識。
2分鐘揪出“元兇”,市民點贊黑科技
4月26日上午,廈門眼科中心攜手市委老干部局聯合開展了“糖友關愛日”活動。廈門眼科中心業務院長吳國基親自帶隊,門診部徐法松主任醫師、白內障?老花眼中心歐陽文博副主任醫師共同前往現場義診。陳叔叔早早來到現場,等候“拍照”。他聽說廈門眼科中心之前到社區檢查,只用拍一張照片,就能揪出很多相關健康隱疾,所以今天必須來體驗一把。
“來陳叔叔,給您拍照了。請您坐好,雙手扶穩,眼睛睜大盯住前方綠燈不要眨眼,堅持一下,馬上就好!”2分鐘后,檢測報告生成了。“這不拍不知道,一拍嚇一跳,多年糖尿病竟導致患上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我得重視我這糖尿病了!”陳叔叔無奈地說。
吳國基院長向陳叔叔耐心解釋,如果說人的眼睛是一臺精密的相機,視網膜就是重要的底片。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的病變也會影響到視網膜上的微血管,導致視網膜出現新生血管、出血、滲出、纖維增生甚至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等病變,影響我們的視力,造成無痛性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眼前黑影甚至視野遮擋等,就好像相機的底片受到損害,無法再呈現出完美的相片。陳叔叔對著吳院長豎起了大拇指,說:“院長的解答淺顯易懂,家門口的‘拍照’服務對咱們特別有用,僅用2分鐘,就能發現潛藏的問題,很實在、很貼心!”
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
陳叔叔點贊的這個神奇黑科技,就是去年廈門眼科中心引進的“AI(人工智能)眼底照相機”。相比傳統眼底篩查手段,這臺集智能眼底照相和疾病篩查于一體的AI智能眼底相機,兼具了免擴瞳、高清成像、快速反饋、結果精準度高等多種核心優勢,它利用AI算法,2分鐘內就能快速檢查眼底并現場出具報告。報告可詳細展示眼底異常項、健康風險跟蹤、視網膜年齡,以及出血、滲出面積及數量等量化分析指標,幫助糖尿病患者盡早發現視網膜微血管病變及黃斑病變,為居民眼健康數據建檔及相關眼病診療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多年來,為更好地加大對糖尿病眼底病變的篩查,廈門眼科中心在總院長黎曉新教授的帶領下,多方推廣“眼底一張照,慢病早知道”的眼健康檢查辦法,并打造了人工智能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的互聯網醫院平臺。通過“5G+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實現實時調閱患者影像診斷信息、遠程實時會診、眼疾AI篩查等診療服務,提升了基層眼科診療服務水平和診療服務效率,促進了跨學科的病例數據統計和分析,構筑了眼底疾病早期篩查、診斷、轉診與治療的良性生態圈。
降低糖尿病眼病致盲率,每月18日為糖友關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