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一年度的《全國GCP機構藥物臨床試驗量值排行榜》正式發布,廈門眼科中心再次入列全國排行榜單!
本次公布的排行榜,廈門眼科中心在各項年度榜單中,均有出色表現。其中,在全國前500家機構總榜中,我院首次入選,排名485位,位列全國眼科專科醫院第7位,居全省眼科專科第1;在全國324家機構牽頭榜中,我院再次入選,排名116位,位列全國眼科專科醫院第3位,居全省眼科專科第1。
據悉,2024年度排行榜匯集2021-2023年共三年的藥物臨床試驗實施體量,同步考量其中研發的價值指標項與權重,可以看到全國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新動態發展情況以及演化趨勢,在一定程度體現了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對生物醫藥研發的支持和助推力度,入列《全國GCP機構藥物臨床試驗量值排行榜》也體現了登榜醫院的藥物臨床試驗水平。
《全國GCP機構藥物臨床試驗量值排行榜》是在中國藥學會藥物臨床評價研究專委會指導下,由中國臨床研究能力提升與受試者保護高峰論壇(CCHRPP)組委會組織業內專家工作組統計分析數據而形成,數據均來自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榜單以八項客觀指標,以近三年內的試驗項目數量及其含金量,來體現全國2000余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貢獻度、運維規模及影響力。
多年深耕,科研項目數量與質量并舉
作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眼健康為一體的三甲
眼科醫院,為響應國家創新藥物與醫療器械政策、緊跟國家GCP改革與臨床試驗飛速發展的步伐,探尋臨床試驗運行管理的適宜模式和促進臨床試驗質量控制體系的科學化與規范化構建,廈門眼科中心于2017年通過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眼科專業)資格認定,可承擔新藥Ⅱ、Ⅲ、Ⅳ期臨床試驗,是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的重要研究機構。
從獲批至今,廈門眼科中心已承接臨床試驗項目45項,藥物臨床試驗項目31項,包括6項Ⅱ期臨床研究,20項Ⅲ期臨床研究,4項Ⅳ期臨床研究,1項重點監測臨床研究;另外還承接了器械試驗項目13項,診斷試劑試驗項目1項。由廈門眼科中心作為組長單位牽頭的項目共計8項。2021年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黎曉新教授擔任全國阿托品藥物臨床試驗組長單位PI,啟動“評估HR19034滴眼液用于延緩兒童近視進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隨機、雙盲、賦形劑平行對照Ⅱ/Ⅲ期臨床試驗”項目;廈門眼科中心牽頭開展3%地夸磷索鈉滴眼液在干眼患者中的應用,探索干眼癥藥物治療更為有效、安全的新模式、新方法。
廈門眼科中心真正做到多年深耕藥物臨床試驗,不斷圍繞學科運營、科研促進、藥臨拓展等方面,推進藥物臨床試驗發展,做到科研項目數量與質量并舉。
多向建設,人才、管理體系良性發展
嚴謹的臨床試驗及研究工作,對臨床試驗工作人員真實、科學、規范地開展藥物臨床試驗具有重要意義。同樣的,臨床試驗工作人員的能力,也影響著臨床試驗規范化水平,人員能力提升有利于推動醫藥創新發展,更好滿足公眾更高用藥和健康需求。
為不斷加強臨床試驗建設,搭建交流共享的科研平臺,形成體系化管理架構及專業化研究團隊,廈門眼科中心每年召開藥物暨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及倫理審查培訓班,就藥物臨床試驗相關政策解讀、機構質量體系搭建、機構備案、數據核查、臨床試驗方案設計、倫理原則、歷史及政策法規解讀等專題安排了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課程體系。同時,每年組織人員參加國家衛生部或CFDA以及各地市藥學會舉辦的GCP培訓班,并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標準操作規程(SOP),制定出一套嚴密的質量管理控制制度,逐步建立了藥物臨床試驗研究的科學管理體系,充分保障藥物臨床試驗運行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目前為止,廈門眼科中心共有114人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GCP專業資格證書;300余人參加各地藥學會組織的GCP培訓;擁有省重點實驗室、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資源儲備,為藥物臨床試驗開展與規范化管理、人才梯隊建設提供了保障。
專注科研創新,響應創新發展,連續多年入列《全國GCP機構藥物臨床試驗量值排行榜》既是對廈門眼科中心實力的肯定,也是對廈門眼科中心多年來始終扎實做好各類各期臨床試驗工作的鼓舞。未來,廈門眼科中心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將一如既往地高質量完成臨床試驗項目,積極為我國的醫藥產業創新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