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的眼睛與眾不同,早產兒的眼睛跟足月出生的孩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呢?
我們來看看眼睛的發育過程。人的眼睛從胚胎第4周開始發育,胎齡16周后視網膜血管開始以視乳頭為中心向視網膜周邊部發育,胎齡32周時視網膜鼻側血管達到視網膜周邊鋸齒緣,40周方達顳側周邊部而完成血管化。也就是說,足月了的寶寶眼睛視網膜才發育好。
當孩子提前出生(也就是早產),視網膜血管發育不完善。早產兒胎齡越小,其視網膜血管發育愈不完善。
6個月大的寶寶粉粉,長長的眼睫毛,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很是招人喜歡,可是當你仔細觀察時發現,發現寶寶的眼睛根本沒看你,當你用手在她眼前晃時,她也沒有絲毫的反應。因為她得了一種特殊的眼疾——早產兒視網膜病。
早產兒
視網膜病變是發生于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的一種血管增生性疾病,嚴重時可以出現視網膜脫離而失明。根據病變的部位分為三個區域(1區病變對視力影響較大),嚴重程度分為5個期,期越高病情越重,5期就是全視網膜脫離。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與胎齡和出生時體重有密切的關系。胎齡越小,發生率越高;出生體重越輕,發生率越高。
●胎齡≤27周的早產兒發病率為83.4%,
28~31周為55.3%,
≥32周為29.5%。
●出生體重<1200g發生率為27.3%,
<1500g為20.3%。
作為早產兒家庭,一定重視孩子的視力,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篩查起始時間:
首次檢查應在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l~32周開始。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分為五期,五期是晚期,并非都無休止地從1期進展到5期,多數病變發展到某一階段即自行消退而不再發展。
●Ⅰ、Ⅱ期病變,一般不造成視力損害,只需觀察;
●Ⅲ期病變,處于治療“時間窗”內,療效較好。
●病變進入Ⅴ期后,手術的成功率低,僅能使患兒保存光感或較低的視力。
早產兒去哪里可以進行ROP篩查?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早在2016年成立了“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防治小組”,由黎曉新總院長坐鎮,她致力研究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三十年,有一套成熟的診療經驗;并且還有專業的ROP篩查設備——新生兒數字化廣域眼底成像系統RetCam3,這是臨床上廣泛使用并被認可的安全可靠的新生兒眼底病診斷設備,是一種客觀、無損傷的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