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
視網膜病變(ROP)是造成早產兒失明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種罕見的、可能致盲的疾病,是由早產兒視網膜血管發育異常造成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新生血管發育(稱為血管生成)的重要調節因子,在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進展中發揮關鍵作用;如果血管不能正常發育,血管可能對視網膜產生牽拉作用,造成黃斑牽引、視網膜脫落或其他可能造成視力喪失甚至是失明的結構異常。那么抗VEGF藥物可以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嗎?
如果在孩子早期發現,就能夠獲得治療黃金期。一旦錯過,病變可在1-2周內發展到晚期,需要手術治療,而此時手術的效果是很差的,部分患兒就會面臨失明,甚至眼球萎縮。由于治療的窗口期通常只有短短的兩周,因此預防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及時對高危患兒尤其是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進行視網膜病變篩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而避免失明。
對于ROP來說,目前比較新的治療方法是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近年來,抗VEGF藥物在眼部新生血管類疾病治療中取得了很大成功,而ROP是視網膜血管異常增生,也屬于新生血管類疾病,因此可以作為激光光凝的輔助治療,促使新生血管的退行。
抗VEGF藥物治療ROP的方法創傷小、操作簡單,注藥后視網膜血管仍會生長,對視覺損害的副作用小,目前已被國內外廣泛應用。
特別是1型ROP,優先選擇抗VEGF藥物注射治療,但一定要評估眼底情況。
眼科抗VEGF藥物如何應用?
抗VEGF藥物屬于注射用藥物,給藥方式是——眼球內注射(玻璃體腔內注射)。為了避免出現不良反應,尤其是眼內炎的發生,注射前、后的準備工作,如同進行眼科常規內眼手術,應嚴格按照眼科內眼手術操作規程進行消毒鋪巾。注射過程也是在眼科手術室進行,由經過培訓的有經驗的醫生進行操作。
總之,抗VEGF藥物的使用在眼底病的治療方面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