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知識
2025-02-28
【對話醫聲×國際罕見【文章導讀】視網膜脫離可致盲,是比較常見的致盲性眼病。而視網膜變性容易導致視網膜脫離,那么視網膜變性有哪些常見類型呢?廈門眼科中心眼底病專家介紹說,引起視網膜脫離的常見視網膜
視網膜脫離可致盲,是比較常見的致盲性眼病。而視網膜變性容易導致視網膜脫離,那么視網膜變性有哪些常見類型呢?
廈門眼科中心眼底病專家介紹說,引起視網膜脫離的常見視網膜變性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格子樣變性
格子樣變性與視網膜脫離關系最為密切。眼球孔者占孔源性脫離眼的40%,約7%的正常眼存在格子樣變性。多見于顳側或顳上象限的赤道部與鋸齒緣間,呈梭形或條狀,長軸與鋸齒緣平行,病灶內視網膜變薄,有許多白色線條,交錯排列成網格狀。這些線條實際上是已經閉塞或帶有白鞘的末梢血管。病灶內有時可見色素團,來源于視網膜色素上皮。
二、霜樣變性
大多發生于赤道部和鋸齒緣附近,視網膜網膜表面可見到一些有細小白色或黃色顆粒覆蓋的區域,厚薄不均,如同覆蓋了一片白霜。此類變性可單獨出現,也可和格子樣變性、囊樣變性同時出現。在赤道部融合成帶狀的稱蝸牛跡樣變性。
三、囊樣變性
好發于黃斑部及顳下鋸齒緣附近。邊緣清楚,呈圓形或類圓形,暗紅色。周邊部病灶呈網狀,為成簇而略顯高起的小紅點。黃斑囊樣變性呈蜂窩狀。
四、鋪路石樣變性
好發于下方周邊的視網膜。表現為有色素邊緣的、淡黃色圓形或類圓形、境界清楚的多發性萎縮病灶,大大小小病灶列成一片呈鋪路石樣。病灶中央部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露出脈絡膜大血管或白色鞏膜。
五、干性視網膜縱向皺襞
皺襞自鋸齒緣的齒緣間向赤道部方向伸展,是過度生長視網膜組織的折疊,皺襞后端受玻璃體牽引易發生裂孔。
六、視網膜加壓發白與不加壓發白
將鞏膜壓陷后,眼底的隆起部變為不透明的灰白色,稱為加壓發白。病情進一步發展時,不加壓也呈灰白色,稱為不加壓發白,其后緣有時形成一清晰的嵴,多見于上方周邊網膜,被認為是玻璃體牽引的一個指征。
七、玻璃體變性脫離
玻璃體為一透明狀膠體樣結構,充填于眼球內后部4/5的空腔內,對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貼著于色素上皮層,起著支撐作用。
本病多見于中年或老年人,多數有近視,雙眼可先后發病。發病的誘因有視網膜周邊部的格子狀和囊樣變性,玻璃體液化變性和視網膜粘連,這些誘因又和年齡、遺傳、外傷等因素有關,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引,在發病機理上更顯得重要。近年來,年輕的發病者也不斷增加,患者中甚至出現了不滿十歲的小學生。發病原因多數為外傷或用眼過度。
掃描二維碼關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微信
掃描二維碼入群獲取更多眼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