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脫離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眼部疾病。當視網膜被拉起,離開了它在眼球中的正常位置,就會發生視網膜脫離。主要表現為眼前固定黑影遮擋或眼前“漂浮物”增多。如果出現了上述的癥狀,必須立即就醫,因為視網膜脫離是眼科急癥,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視力喪失。

圖片來源:攝圖網
視網膜脫離分為哪些類型?
視網膜脫離分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滲出性視網膜脫離。
其中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較為常見,主要是由于液體通過視網膜裂孔從玻璃體腔進入視網膜下腔而形成。多見于眼外傷,高度近視以及無晶體眼。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鞏膜扣帶手術及玻璃體手術。
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發生于病理性玻璃體視網膜粘連或增殖膜機械性牽拉使視網膜與色素上皮分離而沒有視網膜裂孔形成的情況。多見于增殖性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以及增殖性鐮狀細胞視網膜病變。大多是需要玻璃體切割手術治療。
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是指來自視網膜內或視網膜下方的液體滲漏導致視網膜脫離隆起。主要包括眼部腫瘤,原田病,交感性眼炎等等。治療上主要包括原發病的治療、全身或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視網膜激光治療等等。
所以,在出現視網膜脫離后,需及時就醫盡快查明造成脫離的原因,確定脫離的類型。并不是所有的視網膜脫離都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