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知識
2025-02-22
高三學生眼睛刺痛休【文章導讀】核黃素紫外光交聯術最早在21世紀初就應用于臨床的一項新的角膜成形技術。它以核黃素作為光敏劑和交聯劑,應用370nm紫外線對角膜進行局部照射,刺激膠原纖維交聯,增加角膜硬度。
圓錐角膜是一種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向前膨出為特征的非炎癥性變薄疾病。此病常見于青年人,多雙眼發病,我國發病率較國外低。圓錐角膜是能夠治療的,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圓錐角膜的四種方法分別是:RGP(角膜硬性接觸鏡);Intacs角膜基質環植入手術;CXL(核黃素治療);PKP(穿透性角膜移植手術)。
其中,核黃素紫外光交聯術最早在21世紀初就應用于臨床的一項新的角膜成形技術。它以核黃素作為光敏劑和交聯劑,應用370nm紫外線對角膜進行局部照射,刺激膠原纖維交聯,增加角膜硬度。利用核黃素紫外光交聯術,眼科醫生可重塑角膜結構,而不需使用如穿透性角膜移植術或板層角膜移植術等創傷性技術。用這種方法代替角膜基質環植入術,或與之相結合,可顯著提高圓錐角膜的治療效果。經過幾年的臨床應用與苦心研究,核黃素紫外光交聯術的具體操作方法也得到了一些改進,也不單單用于治療圓錐角膜,治療范圍有所擴大,對難治性角膜潰瘍、角膜變性、LASIK術后的圓錐角膜,大泡性角膜病變等角膜疾病也有不錯的療效。那么核黃素紫外光交聯術有哪些適應人群呢?
一、圓錐角膜患者必需符合以下至少一項標準:
1、圓錐角膜病變初發期: 發病緩慢,表現為近視度數不斷加深,患者需要頻繁更換眼鏡,沒有明顯的其他自覺癥狀。
2、 繼發性圓錐角膜:主要為屈光性手術繼發圓錐角膜,其次為外傷術后繼發的圓錐角膜。
3、角膜曲率小于60D。輕度:角膜病變區弧度在+45.00D以內。中度:角膜病變區弧度在+45.00~52.00D之間。 高度:角膜病變區弧度在+52.00~62.00D之間。主要包括輕度、中度和部分高度圓錐角膜患者。
4、進展期圓錐角膜,最薄點角膜厚度≥400um。如若角膜厚度小于400?m,可采用低滲的核黃素溶液點眼,這樣角膜厚度的范圍可以擴展到250?m -400?m。進展期圓錐角膜的標準:1年的隨訪期內最大K值增加1D;主訴 矯正視力的下降(排除其他非角膜原因引起的);2年內大于1次以上需要重新更換隱形眼鏡。
二、藥物控制無效的難治性感染性角膜炎。
三、邊緣性角膜炎:角膜周邊部進行性溝狀變薄,在眼壓的作用下角膜周邊部甚至角膜中央發生膨隆前突,發生高度不規則散光或因角膜穿孔而嚴重影響視力導致逆規性或不規則散光和軸性近視,最終可能導致局部擴張甚至穿孔。
四、角膜屈光手術術前術后可能合并亞臨床圓錐角膜或透明邊緣角膜變性,或基質厚度小于250um等危險因素的患者。
五、大泡性角膜病變。
掃描二維碼關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微信
掃描二維碼入群獲取更多眼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