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揉眼,使得眼睛變得紅紅的,甚至都腫了起來,這可急壞了爸爸媽媽,究竟寶寶為何揉眼,家長應如何注意和預防呢?
下面介紹幾種引起兒童揉眼的常見原因:
一、屈光不正,有研究證明屈光不正可能是造成兒童瞬目、揉眼的主要原因。近視兒童因長時間看近,調節和輻輳的頻率逐漸增加,睫狀肌和眼外肌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而散光兒童通過瞇眼,將瞼裂變窄達到針孔或裂隙的作用,使網膜成像清晰。如配戴不合適眼鏡,勢必會加重原有調節,久之,造成眼輪匝肌痙攣性收縮。而患兒為了緩解眼部不適,反射性采取瞬目、揉眼動作。有報道說兒童反復揉眼也可以導致或加重散光的發生。
二、視疲勞,是眼科常見的一種疾病,癥狀多種多樣,常見的有眼及眼眶周圍疼痛、視物模糊、眼睛干澀、流淚等,嚴重者頭痛、惡心、眩暈。它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一組疲勞綜合征。其發生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調節因素、眼肌因素、結膜炎、角膜炎、所戴眼鏡不合適,光照不足或過強,光源分布不均勻或閃爍不定,注視的目標過小、過細或不穩定等。
三、倒睫,由于寶寶臉龐較胖,鼻梁骨尚未發育,眼瞼脂肪較多,瞼緣較厚,容易使睫毛向內卷曲,造成倒睫,倒睫毛摩擦角膜和結膜,可引起異物感、畏光、流淚和眼瞼痙攣,表現為結膜充血,角膜混濁,多數寶寶易揉眼,醫生檢查時便可發現角膜的點狀上皮缺損。倒睫可行倒睫毛拔除,若倒睫嚴重,可手術矯正。
四、淚道阻塞,每個人眼角處都有肉眼不易察覺的小孔,即淚小點,也是淚道的開口。淚道的作用就像排水管,淚腺分泌的淚液就是通過這根管道排到鼻咽部的。如果寶寶總是揉眼,同時眼睛流淚較多伴眼角處積存較多分泌物,很可能是由于淚道阻塞引起的。
五、干眼,天氣干燥時淚液快速蒸發,寶寶體內水分及營養素供應不足是形成干眼病的主要原因。當寶寶用眼時間過長,眨眼次數明顯減少,眼球缺少眼內潤滑劑--淚液的濕潤,同時由于眼球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使淚液的蒸發加快,造成眼睛干澀不適。
六、結膜炎,特別是新生兒常見有眼瞼結膜充血、水腫,乳頭增生及濾泡形成,眼內出現黃色分泌物等現象。還有些嬰兒因患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眼睛分泌物多,有時一覺醒來,睜不開眼睛,黃色分泌物覆蓋眼瞼邊緣,這些現象表明寶寶眼瞼發炎了。
七、角膜炎,角膜是位于眼球前壁的一層透明膜,外傷或細菌、病毒侵入角膜容易引起炎癥。角膜炎患兒雙眼會有干澀和燒灼感,眼部分泌物增多,同樣會導致寶寶揉眼,然而揉眼又會加重角膜炎的發展,這種情況下應及時就醫。
八、麥粒腫,是眼瞼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常見表現是眼瞼的急性腫脹、充血,眼瞼可見或觸及結節,一旦發病,早期及時局部滴抗生素眼藥水,行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可緩解癥狀,若病情延誤,則需要輔助手術治療。
九、眼部異物,寶寶戶外運動時,不小心沙塵、小蟲等異物進入眼內,此時眼睛會產生劇烈的不適感,多數寶寶會用手揉眼睛,造成眼部損害。
十、眼部濕疹,寶寶面部濕疹,常常會累及眼部的皮膚,造成眼部瘙癢,容易使寶寶伸手去揉,嬰兒濕疹多與喂養有關,6個月至1歲間病情較重,2歲以后逐漸好轉自愈。
因此,要特別注意寶寶的眼部衛生。首先, 要有專用的毛巾、臉盆,以免眼病在家庭中蔓延;如果眼瞼邊緣發紅、瞼腫,且有小水泡, 帶寶寶去醫院就醫。其次讓寶寶穿著適宜,環境涼爽;飲食上,少給寶寶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尖銳、易爆、石灰粉等物質造成眼部外傷,防止強光刺激。注意保護眼睛,讓寶寶能夠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