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導: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眼底病科李勇副主任醫師
得了這種病,千萬別自己嚇自己,因為不用治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眼底病科科副主任,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從事眼底病專業工作20余年。2001年在所在醫院開展嚴重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爆發性脈絡膜上腔出血的手術治療并獲得新技術新業務一等獎,尤其擅長玻璃體積血、各種視網膜脫離、嚴重視網膜病變、黃斑前膜、黃斑裂孔、黃斑劈裂、復雜眼外傷及白內障的手術治療。
有時候一些病,名字聽著很嚇人,其實醫生說了,不用治,是正常的現象。
小黃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平時的工作離不開電腦,工作四個年頭了。上個月,小黃突然發現眼前有黑影飄動,像小蚊子一樣,小黃擔心極了,怕自己眼睛瞎了,在家人催促下,小黃前往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小黃,這是飛蚊癥,生理性的,不要自己嚇自己,眼睛不會瞎,也不用特殊治療,平時注意生活習慣即可。
得了這種病,千萬別自己嚇自己,因為不用治
飛蚊癥,眼睛的正常衰老
隨著年齡增加,眼前出現如發絲、灰云、小圈、蚊蟲、蒼蠅、小黑點、線條,甚至一副圖畫等黑影,眼睛本身不痛不癢,不影響視力,這種眼病叫做飛蚊癥。
李勇副主任醫師解釋:飛蚊癥是因為玻璃體老化,加上用眼過度、疲勞等引起。年輕時,玻璃體保持均勻凝膠狀,40歲后,凝膠狀玻璃體逐漸變成水樣,出現液化空間,隨著眼球轉動而搖晃,眼前會出現黑影。有幾類人是飛蚊癥的高發人群:
1、60歲以上老人,發病率達60%以上。
2、近視眼
3、辦公室白領(用眼過度、用眼疲勞)
得了這種病,千萬別自己嚇自己,因為不用治
李勇副主任醫師分析:飛蚊癥有三種類型,分別是是生理性、退化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飛蚊癥
約占20%,是由于殘余的胚胎期細胞或極少數游走的白細胞及其支架組織存在所致,患者大部份在40歲以下,而且看到眼前只有較小數點。
退化性飛蚊癥
約占75%,眼玻璃體退行性變化造成玻璃體的凝晰、液化及脫離,這類患者多在40歲以上,多數眼前看到的飛蚊癥只有一處,但較大。
病理性飛蚊癥
它雖只占5%但是卻會影響視力,有時甚至原發病因會造成失明,病理性的原因有很多:如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葡萄膜炎、眼外傷等。
得了這種病,千萬別自己嚇自己,因為不用治
李勇副主任醫師分析:生理性飛蚊癥和退化性飛蚊癥約占95%,也叫好蚊子,絕大多數人是好蚊子,因此,這種類型飛蚊癥不用治療,合理保養,慢慢適應,學會對這些蚊子視而不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