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兒童和青少年近視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且隨年齡增長明顯增加。教育部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5.71%,初中生為74.36%,高中生為83.28%。近幾年的調查顯示,大學生近視率已達95%以上,而高度近視患病率也高達20%,近視已成為影響我國未來國民素質的嚴重問題。
遠視儲備很重要
孩子的視力是否正常,主要需要看的是眼軸的數據,正常成年人的眼軸長度應該是24mm,人出生時眼軸平均長約17.3毫米。隨著身體的發育,眼球也在不斷地發育,眼軸逐漸增長,直至正常。而如果眼軸增長超速,則會成為近視眼。
比如4-5歲的兒童,應當有200-250度的遠視儲備值,如果孩子的遠視儲備值度數很低甚至沒有,則意味著這孩子很可能會在稍大一些后成為近視眼。
家長監督用眼習慣
平時應注意孩子用眼距離、時長,監督孩子每用眼40分鐘,休息10分鐘。
讓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不應過長,每用眼40分鐘左右,就遠眺或閉目養神10分鐘。
家長平時應該帶孩子多去戶外運動。研究表明,增加孩子戶外運動的時間,對于預防近視有非常顯著的作用。
確保孩子充足的睡眠以及保持營養均衡。
兒童近視應早發現,早干預
0-6歲的為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期,視力問題在這段時間發現出來,治愈的幾率更大。因此專家建議,孩子3~6歲開始每年做一次全面視光檢查并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屈光發育檔案就是給孩子眼睛做一個屈光發育評估,看看孩子有沒有近視、遠視和散光等。比如一個3歲孩子到廈門眼科中心做視力檢查,醫院會為孩子建立視力發育檔案,一年后,再次復查,家長就能從檢查數據中,發現孩子的視力發育趨勢,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早采取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