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多了,會感到身體疲勞;想多了,會感到腦疲勞;看多了,會感到視疲勞嗎?
視疲勞不但會干擾我們的工作和學習,視疲勞還會影響我們欣賞美妙的世界。
疲勞是機體的應激反應
過多的活動,機體會產生疲勞,這是身體發出的信號,意思是需要休息了。只要休息充分,疲勞癥狀會很快消失,這種疲勞稱“生理性疲勞”。
有些疾病也可引起疲勞,如病毒性肝炎、甲狀腺疾病、類風濕關節炎、肺結核、糖尿病、心肌梗死、貧血、癌癥和抑郁癥等,它不同于生理性疲勞,沒有明確的誘因,休息后也不易消除,稱為“病理性疲勞”。
視疲勞不僅是眼睛的疲勞
視疲勞是“用眼視物”后機體產生的不適感,其眼部癥狀包括:不能近距離工作、眼干、眼脹痛、眼痙攣、視物模糊、畏光流淚、異物感等。
視疲勞的癥狀還包括:眼眶痛、面部肌肉抽搐、頭痛、眩暈、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
由此可見,視疲勞不僅出現眼部的癥狀,也會出現全身癥狀。這是為什么呢?
俗話說:“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根頭發都可影響全身,更別說眼睛了。眼睛是由第2對腦神經的“視神經”、第3對腦神經的“動眼神經”、第4對腦神經的“滑車神經”、第5對腦神經的“三叉神經”的眼支和第6對腦神經的“外展神經”支配的。
視疲勞的眼外癥狀,可能與12對腦神經相互影響有關,如第7對腦神經的“面神經”支配面部的肌肉,異常時可出現面部肌肉抽搐。第8對“位聽神經”負責聽覺和人體的平衡,異常時可出現眩暈。第10對腦神經的“迷走神經”支配胃腸道,異常時可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
如何減少視疲勞呢?
首先,要消除引起視疲勞的客觀因素。比如要準確地矯正屈光不正;要治療引起視疲勞的全身疾??;看書時光線強度要合適等。
其次,要注意眼睛的休息。
第一,要養成“看一會兒,想一會兒”的習慣,“愣神兒”其實是眼睛一種較好的休息方式;
第二,要“閉目養神”,閉眼后,眼睛不再進行調節和集合,使眼睛能夠放松;
第三,要“高瞻遠矚”,城市化、信息化的發展,使我們看近多了、看遠少了,看遠能使眼睛放松,如果要使我們的眼睛徹底放松,需要站的更高、看的更遠;
第四,要勤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雖然不能預防近視眼,但可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視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