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離,是指視網膜的神經上的組織分離后所導致的視網膜沒有辦法感覺到光的刺激,進而導致圖像在眼部周圍呈現的狀態不完整或者全部缺失。
由于視網膜的不可再生性,所以當視網膜出現病變時很難恢復如初。在進行視網膜脫落的治療時也只是猶如在補衣服,很難不著痕跡地恢復如初。所以平時注重預防、早期征兆識別和早診是非常重要的。
廈門眼科中心醫師建議這3類人要定期進行眼底(包括視網膜、視神經、脈絡膜等)檢查。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10-25倍,而且
視網膜病變發生的可能性和患病的時長呈現正相關的關系。有數據顯示,糖尿病病史在5年以下的,視網膜病變的可能性為38%-39%;而十年以上的,視網膜病變的概率達到70%-90%。
所以,這類患者在確診為糖尿病時要做一次眼底檢查,以后每年至少一年檢查一次眼底。
(2)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早期,眼底大多正常。但隨著血壓的升高,眼底小動脈往往出現明顯硬化,視網膜動脈附近甚至出現少量出血。當高血壓病進入晚期或者高血壓急癥時,血壓急驟升高,視網膜動脈急劇收縮,容易破壞視網膜屏障,導致血漿和細胞滲出,甚至出現視網膜水腫、滲出以及出血。
建議這類患者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眼底。
(3)高度近視者
高度近視者(高于600度)的眼底多有病理性改變,而且很多人都知道的是:視網膜脫落是高度近視者經常會發生的情況。建議這類人群也至少每年做一次眼底檢查。
有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平時應注意動作輕緩,避免劇烈運動,別做屏息的動作。但如果眼底有病灶,就要考慮做預防性手術,粘住或擋住裂孔周圍,避免眼底疾病進一步惡化。尤其是上面這三類人要引起重視。
廈門眼科中心眼底科醫師強調,預防勝于治療,上述人群應定期檢查眼睛,一旦發現有視網膜撕裂,可透過激光治療來防止視網膜脫落。即使已經出現視網膜脫落,及早發現和適時的手術是治療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