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大家都知道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可是,眼科醫生在日常診療中發現,不少市民在“護眼”問題上存在誤會,反而讓眼睛受了傷害。這邊整理了常見的7個誤會,看看你中招了嗎?
誤會一:關燈看電視
有些人平時在看電視或用電腦時喜歡把旁邊的燈都關了,只剩下電視屏幕上發出的亮光。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這時光線的對比度會特別高,眼睛特別容易感到疲勞,時間長了,就會影響視力甚至損害眼睛。
誤會二:專注電腦不眨眼
整天與電腦打交道的人群越來越多,很多人在平時使用電腦工作時,經常眼睛注視屏幕時間太長,眼睛眨也不眨。這樣眼睛容易干燥,時間長了會有異物感,流淚,甚至視物模糊。眨眼實際上是保護眼睛,防止結膜、角膜干燥的方法。因此對著電腦工作時一定要注意,隔1-2個小時就要休息,經常讓閉一下,眼鏡可以得到緩解和休息。
誤會三:戴眼鏡會使視力愈來愈差
有人堅持不配戴眼鏡,認為“一旦戴眼鏡就摘不下來”,“ 戴眼鏡后度數會加深”。實際上不戴眼鏡,近視眼看到的物體是模糊的,要看清遠處的物體,就必須瞇起眼睛,這樣會使眼肌過度疲勞,加速近視的發展。而戴鏡后度數加深與否主要與不注意用眼衛生、配戴的眼鏡度數不合適、眼球本身前后徑變長等有關。
誤會四:眼睛疲勞,睡個覺就行
睡覺并不能完全緩解眼疲勞。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做眼部檢查,矯正可能存在的近視、遠視、散光和老視,同時勞逸結合,雙眼向遠處眺望、或向上看、左右轉動,以舒緩疲勞,同時到戶外活動活動手腳與軀干,散散步,做做廣播操,進行積極的休息。也有人認為,看遠就能緩解眼疲勞。最關鍵并不是要看多遠,而是每次近距離用眼的時間要縮短。
誤會五:眼睛干了滴眼藥水
有些人習慣了每天攜帶一瓶眼藥水,覺得眼睛干了就滴一滴,幾乎每隔半小時就要滴一次,自以為這樣是保護了眼睛。然而這樣其實對眼睛不好,一般眼藥水都有副作用,眼睛干了偶爾用一用眼藥水是可以的,但長期用就會有副作用產生,會對角膜上皮有傷害。
誤會六:維生素A對眼睛好,多多益善
適當補充維生素A可使人告別眼睛疲勞的困擾,但多吃無益。從食物中攝取營養素護眼,是較安全有效的做法,如胡蘿卜、牛奶、蛋黃、動物肝臟、魚類等食物。
誤會七:“護眼燈”未必真的護眼
護眼燈比過去的日光燈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但絕不像廣告中所說的無頻閃,護眼燈發出來的光仍然是不連續的,是有一亮一滅的光。現在市面上銷售的護眼燈不是沒有頻閃,只是頻閃的次數很高,但是高頻閃絕對不等于無頻閃,長時間在這種護眼燈下看書,同樣會疲勞的。有些護眼燈光過亮或過暗,對眼睛都有損害,會導致視疲勞,從而使近視加深。
醫生建議,還是選用傳統的白熾燈比較好。白熾燈是黃色的光,比較柔和,又因為沒有交流電的干擾,所以光線比較穩定。護眼燈位置以左前方為宜,左后方也行,這樣燈光就只照亮書本。
還有很多家庭出于省電的目的,會讓孩子只開著臺燈學習,可是這樣反而會傷害眼睛。這是因為在周圍很暗的時候,人的瞳孔會自然放大,原本光線柔和的護眼燈看起來就會特別亮,無形中加大了光線對眼睛的刺激。
護眼燈的正確使用環境應該是:1)使用護眼燈的同時需要打開主燈;2)主燈不能亮于護眼燈;3)兩種光線的色調顏色一致。護眼燈只是從消除閃爍的角度,減少您眼部肌肉的負擔,進而起到保護視力的功效,但它并不能長時間緩解用眼疲勞。
溫馨提醒:一定要注意糾正一些錯誤的觀念。近距離的工作超過1個小時之后,還是應該讓眼睛休息一會兒,遠處眺望,增加戶外運動,適當地做做眼保健操,還有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的搭配,才能讓我們的雙眸明亮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