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護理可有大學問,不當的護理只會坑娃,尤其是嬰兒的眼睛,就更要注意了!
用臟手帕擦眼,擦出結膜炎
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眼晴紅腫的寶寶來到醫院,醫生仔細問診和檢查,診斷寶寶患結膜炎。
“才六個月的孩子怎么會有結膜炎呢?”面對媽媽的疑慮,醫生解答,這與媽媽護理不當有關系。原來,寶寶最近眼屎多,眼晴睜不開,媽媽就隨手用沒有消毒的手帕給寶寶擦拭眼晴周圍的眼屎,沒幾天,寶寶眼晴開始發紅,并且不停地揉搓,從而導致感染而紅腫。
醫生給寶寶了開了眼藥水,并囑咐媽媽,一定要徹底消毒的醫用棉簽給寶寶擦眼晴,用一根.換一根,不能重復使用。
眼睛是嬰兒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不注重護理,讓眼睛受到了損害,如結膜炎、淚道阻塞、倒睫、斜視等,不僅會影響視力,甚至還會影響寶寶將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作為父母,平時應如何正確護理“小寶寶”的眼睛呢?
1、注意眼皮水腫
小寶寶剛出生后,眼瞼會有輕微水腫,眼睛也會有發紅的現象,不要特別擔心。回家以后,要按照醫囑,認真保持小寶寶的眼部清潔,每天可用消毒后的棉簽蘸清水,由內側向眼外角兩側輕輕擦拭。如果發現小寶寶的結膜充血,要去看醫生,不能擅自使用眼藥水。
2、保持眼部清潔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醫生:平時要保持眼睛清潔,不要用不干凈的紙巾擦揉小寶寶的眼睛,以防將病菌帶入引發感染。
3、細心觀察視力發育情況
嬰兒視力是在不斷發育的,嬰兒在1個月以后,隨著月齡的增加,孩子慢慢地轉向亮光,看得見活動的物體和大人的笑臉,將手掌慢慢地逼近他眼前,就會眨眼。并且對顏色的分辨力開始發達,對眼前晃動的紅色和白色玩具看得多些。父母可多留心觀察這些,有一場要盡早看醫生。
4、注意孩子斜視現象
由于生理原因,有些嬰兒往往出現斜視現象。有的嬰兒因鼻梁骨低,兩內眼角間隔寬而出現兩個黑眼球往中間并攏的假性內斜視(斗雞眼)現象。假如程度較輕,則屬生理性斜視,等到四五歲鼻梁骨長高后自會消失。若癥狀嚴重,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明顯內斜視,應盡早請眼科醫生診治給予矯正。
5、防止異物進入眼內
(1)寶寶所處環境應清潔、濕潤
(2)在打掃衛生有塵土時應及時使寶寶避開,不要在寶寶躺在床上的時候清理床鋪
(3)小寶寶的玩具應較圓鈍,不要帶尖刺
(4)外出如果遇到風,應用紗布罩住小寶寶面部,以免沙塵進入眼睛
(5)給小寶寶洗澡,避免清晰刺激眼睛。
6、防止強光刺激眼睛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醫生:平時不要讓強光刺激寶寶的眼睛。因為“小寶寶”的視覺系統還不健全,對強光的刺激尚不能進行有效的保護。
7、防止眼睛受外傷
平時,把堅硬的利器拿遠一點,防止誤傷小寶寶的眼睛。發現小寶寶的眼睛有問題時,應馬上看醫生,不能隨意用藥,以免使眼睛進一步受損害。
8、正確對待倒睫毛問題
孩子出現倒睫毛的現象比較普遍,不必為此而擔心。如果不是很嚴重,即使看上去睫毛倒長得幾乎碰到眼球也沒有關系.可以輕輕將眼皮撥開,讓眼睫毛離開眼球就解決了。如果寶寶倒眨毛很嚴重的話,需要看醫生,能擅自處置。如果小寶寶的眼睛持續流淚,眼屎突然增多,可能是淚腺被堵住了, 去看醫生。
9、食物攝取均衡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醫生: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都是眼睛必需的背養物質,給寶寶準備食物時,要有所關注:媽媽在哺乳過程中,也要加強自身的營養補給,保證奶水營養全面。只有,營養更加豐富,才能保證孩子眼睛的生長與發育的需要。
10、一歲以內少看電視
電視機不宜放在寶寶的房間,更不宜讓寶寶看電視。嬰兒時期,人的眼角膜較薄嫩,眼內肌肉的力量較弱,晶狀體沒有發育成熟。如果長時問看電視,角膜受到刺激,眼球前后被拉長,眼肌過度疲勞,改變晶狀體凸度的睫狀肌彈性減弱,其調節能力降低,眼睛視力將變差,甚至導致各種眼病。所以1歲以內的孩子盡量不要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