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成功,但視力已經只剩下光感了。”——4月底,當廈門眼科中心青光眼黃維藝副主任為43歲的陳靜(化名)實施抗青光眼手術時,這位母親的視界已縮成掌心大小的模糊光斑。她的病程始于一場被忽視的妊娠糖尿病,卻在產后演變成“視力雪崩”:眼底病、白內障、青光眼……每一步都比醫生預言的還要早。
10年間 以愛為名的“甜蜜視力陷阱”
十年前,初為人母的喜悅尚未消散,陳靜的產檢報告卻敲響了警鐘:妊娠期糖尿病。醫生建議她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看著體重秤上飆升的數字,為了孩子的她選擇了咬牙“硬扛”。然而這份孤勇的守護,卻為眼健康埋下了隱患。
產后復查時,陳靜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始終在9.0mmol/L以上,血壓多次突破160/100mmHg,更致命的是,她拒絕承認自己是‘糖尿病’患者,長期失控的血糖不斷蠶食著她的視力——雙眼并發性白內障,玻璃體混濁,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右眼更是引發了糖尿病眼部并發癥中最兇險的眼疾之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6個月 從失控血糖到失明危機
她輾轉多家醫院進行了多次眼科手術,但仍“剎不住車”。短短6個月,并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更像“無聲的洪水”,吞噬著她的剩余視力。“每次輔導作業都要把題目貼在墻上,生怕看不清孩子寫的字。”陳靜的手機相冊里,存著孩子去年數學考卷的特寫——那是她最后一次看清完整的數字。
廈門眼科中心黃維藝副主任接診后,為陳靜進行了詳細的眼部檢查后發現:曾因白內障、眼底做過手術,她的左眼術后視力保持在0.25左右;右眼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視力僅存光感,眼壓高達58mmHg(幾乎是正常眼壓的三倍),虹膜表面爬滿新生血管!
黃維藝主任介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種復雜的青光眼類型,通常繼發于其他眼部疾病,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等。由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像失控的藤蔓堵塞眼睛的排水系統(房角),導致眼壓急劇升高,到了晚期,一般藥物和常規的青光眼手術均無法有效降低眼壓,可在數周內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傷。
1場手術 與僅存的“光明”賽跑
“再拖下去,右眼可能會永久失明。”盡管治療難度較大,手術風險大。但為了挽留住這位年輕媽媽的現有視力,在積極控制血糖、眼壓等各項指標后,黃維藝主任聯合團隊緊急陳靜其成功實施了青光眼引流閥植入手術:“這是一種針對難治性青光眼的手術,通過將帶有智能閥門的引流裝置植入眼內,自動感應調節房水排出以降低眼壓。當藥物或常規手術無法控制病情時,該手術可長期穩定眼壓,延緩視力損傷,有效緩解痛苦。”
術后次日,陳靜眼壓已經穩定降至正常范圍,僅存的視功能,也幸運地得以保留。接下來,還需做好密切的術后護理和定期復查。
別讓"糖分"偷走你的光明!
黃維藝主任表示,在青光眼門診中曾接診過不少類似因高血糖導致視網膜缺血,異常新生血管阻塞房角而引發青光眼的患者,當出現視野缺損時,往往已發生不可逆的神經損傷。在此,黃維藝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發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風險是非糖尿病人群的5-8倍。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廣大糖尿病朋友一定要做好嚴格的血糖管理、規律的眼底篩查和及時治療,則預后較好。同時,還要合理膳食、運動并且戒除煙酒,能有效降低青光眼等致盲性眼部并發癥發生率。